尿蛋白高怎样治疗尿蛋白高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9日 点击:[4]人次
尿蛋白高怎样治疗 尿蛋白高的原因有哪些
一、尿蛋白高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出现尿蛋白病理上是肾脏内免疫反应引起肾小球内滤过和粘膜屏障消失或严重破坏。常规的西医是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和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起到缓解,一过性减轻肾内变态反应强度,暂时减少尿蛋白的作用。但西医也有很多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等。治疗肾炎蛋白尿的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这类药也可降蛋白尿,降血压,保护肾功能。
环孢素和酶酚酸酯,这类药有较好的降蛋白尿作用,但价格昂贵,停药后易复发是其缺点。常规用药只能起到缓解病症的作用,并不治本,患者还需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病情,主动配合治疗,饮食、生活上严格控制,才能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
可以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包括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或病理性蛋白尿。常见有剧烈运动后,发热的极期,进食高蛋白饮食;胡桃夹现象;各种肾脏病和肾血管病等。
二、尿蛋白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但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因为肾脏滤过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质“漏网”。蛋白质漏进尿液从尿道排出来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这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那么,导致尿蛋白高的原因如下:
病理性的原因
蛋白尿的出现是肾小球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肾小球虑过膜对于蛋白质的通透性增加,结果导致大量的蛋白尿流经尿液,而产生蛋白尿。
在这尿路感染也是造成蛋白尿的因素之一,所以朋友们在检查出蛋白尿不要过于慌张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肾病,应及时的到医院做下相关的检查,在排除肾病疾病的因素之后,只要接受治疗控制治疗后是么,蛋白尿会基本消失的。
生理性的蛋白尿
主要是由于天气的寒冷或者加上身体上的疼痛导致肾虚管痉挛,产生一过性的蛋白尿;运动过多,身体机内无氧呼吸,导致身体内的酸性物质分泌增加,刺激肾脏组织,最终导致蛋白尿升高;在这就是饮食大量的高蛋白物质,也会造成一时性的蛋白尿升高。
三、尿蛋白高的检查及危害
尿蛋白高的检查:
有些患者通过自己的尿液怀疑自己的肾脏功能出现了问题,但是苦于不知道怎么检查蛋白尿,而没有行动,这很有可能造成病情的延误。
定量检测
尿蛋白一般进行24小时定量检测,目前临床多采用简易的半定量法。在进行尿蛋白定性时,应综合各种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宜的方法。尽管定性试验比较方便,但有时难以反应蛋白尿的实际情况,有条件时,最好进行定量检查。
尿蛋白高的危害:
危害一
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危害二
在肾衰模型中,可以观察到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
危害三
蛋白尿重吸收各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以致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危害四
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
四、蛋白尿患者的饮食及防保健
蛋白尿患者的饮食:
(1)植物蛋白食用要注意
植物蛋白质中,含有大量嘌呤碱,加大了肾脏代谢的负担,应该少用。其中豆制品,虽蛋白质含量高,因上述原因,蛋白尿者不要食用。
(2)不同标准的蛋白质饮食
依据蛋白尿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剂量的蛋白质饮食。肾炎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天为0.8-1.0g/kg。推荐患者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对没出现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3)肾脏患者
如果一般尿量正常,无尿少尿和肾功能衰竭,应多食青菜、水果,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如患者尿量减少,特别是每日不足500毫升时,则要选择性地食用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一般含钾比较丰富,而肾病少尿患者,血清中钾含量均升高。血钾过高,可导致心跳骤停,危及生命。蔬菜、水果、谷类都是富含钾的食物,其中含钾较高的水果有西瓜、香蕉、菠萝、芒果、枣、香瓜等;蔬菜中含钾较高的有苋菜、菠菜、芹菜、胡萝卜、竹笋、马铃薯等。
蛋白尿预防保健:
1、宜食清谈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食物,酒。
2、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量饮水、低糖、低脂。
3、所有肾病患者禁用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肾毒性药物,中药药物禁用木通、青木香等马兜铃酸类药物。
4、有水肿者应限盐,少饮水。水肿不重,可进低钠盐饮食;无浮肿不限制饮水和蛋白食物的入量,有血尿阴虚火旺者不宜用补药。
5、如有感冒、发烧、感染等情况出现,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和病情加重。
6、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