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视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房产

买回来的蚕宝宝正确养法90后的童年故事系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    点击:[0]人次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不喜欢软体动物、毛毛虫或者有密集恐惧的小伙伴请谨慎浏览,这篇文章可能引起你的不适哦![狗头]

先来个美图缓冲一下~

正文开始。

小时候养过蚕,缫丝可是没有的。

养宠物这件事应该绝大多数小孩子都有经历,但养蚕可就不一定人人有之了。听说现在有些小学生也养蚕,但好像是变成了一种家庭作业,通过养蚕来观察蚕宝宝的一生。这种养法和我的养法不是一回事,少了一些自由自在和原始的味道。

白色的蚕

在我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5岁半上一年级,所以那会我可能是8岁的样子),在小伙伴们之间突然开始流行养蚕,于是有零花钱的小伙伴就会去校门口小摊位上买几只蚕,然后回来分给我几只,大家再各自带回自己家去养。我当时还不知道蚕是怎么出生的,只知道拿到手的蚕宝宝非常非常小,可能也就5mm长吧,白色的一小只,在桑叶上爬来爬去。我给蚕宝宝准备的“房子”是一个鞋盒,也不知是谣言还是真的,说是蚕宝宝不能见光,所以鞋盒刚好可以盖上挡光。但是我又怕它们憋死了,所以又在鞋盒上戳了很多洞,现在想想真是单纯又好笑。话说也不知道喂它们点啥,听大人说蚕是吃桑叶的。

大概你这个要大一点点

说来也巧,我小时候的场(cháng,第二声)上刚好有一棵特别大的桑树。

科普一下,什么是场(cháng)?

现在人可能都不知道场是啥了。场其实就是一大片非常平整的地,不过它不是用来种庄稼的,而是用来收获庄稼后处理庄稼用的。在还没有全面农业机械化的九几年,我老家每到六月初收麦子、阴历八月十五左右收玉米的季节,就会利用场来压小麦、晒小麦、扒玉米、晒玉米。在机械化的今天,小麦玉米都是直接收割脱粒入袋,中间少了很多环节,极大得提高了生产效率!

言归正传!为了养活这些蚕,我爬上这棵大桑树,专挑嫩的桑叶摘下来,刚开始只需要几片叶子就够它们吃了。为了方便这些小家伙们啃叶子,我还要在桑叶上撕出很多小口子,这样当蚕宝宝爬来爬去,想吃叶子的时候,就会很方便的碰到撕开的叶子边缘,很容易就可以大快朵颐。

示意图(有时候是撕碎,绝大部分都只是撕裂就好)

从此以后,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飞奔去场上,爬上桑树,摘几片新鲜的叶子,洗干净,喂给蚕宝宝吃。蚕宝宝也很争气,成长的速度飞快,慢慢的就变得粗壮了,每天的饭量也越来越大。感觉长成的时候大概会有3~5cm长,5mm宽左右吧。不过突然有一天,发现有只蚕跑到鞋盒的拐角去吐丝了,它把自己包裹起来,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蚕吐丝结茧,真的很有趣。

正在结茧的蚕~

等蚕开始结茧以后,它们就不再吃桑叶了。等茧结成后,蚕就乖乖地待在茧里,慢慢进化成蛾。我从来没有打开蚕茧,提前看看蚕在里面是怎么变化的。只是后来有一天就会发现茧上突然多出了一个圆圆的洞,一只蛾子在鞋盒上开始产卵。蚕的卵非常小,有点像芝麻粒地感觉。等待产卵完成,蛾子最终的使命也完成了,然后静静的死去。

蚕变成了蛾

蛾产下地蚕卵

有的蚕结的茧是纯白色地,有的是暖黄色的,据说暖黄色的很稀有~

养蚕的过程很有意思,看着蚕一天天长大,然后吐丝、结茧,经历变态发育演化成蛾,然后产卵,完成繁殖大业,过完蚕的一生。当年的养蚕过程已经忘记大半,但今天提笔写下这段童趣的时候,一些脑海深处的记忆又都涌现出来。当然这些图片不是当年拍的,只是我搜集的非常贴合我记忆画面的网图。

蚕茧的经济价值很高,可作中药,更是常见的蚕丝制品的源头,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唐代诗人李商隐更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写下此文,聊以自娱,记录小时候的养蚕经历。

据说现在都有彩色的蚕茧了,真想亲眼见一见

彩色的茧

城市周刊期刊官网

新金融世界官网

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社

俏丽教师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