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视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汽车

禾谷鸟宝宝怎么养的芒种有芒作物的驯化史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    点击:[0]人次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6月6日是夏天第三个节气——芒种。二十四节气中,芒种是较难理解的一个,一般认为,“芒”指农作物的种子外面的细刺,如麦芒,但“种”就很难理解。

《月令》中说芒种的意思是“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但实际上,此时有芒的小麦已经成熟,同样有芒的水稻却刚刚插秧。所以这一解释存在矛盾之处。

东汉学者郑玄在解释《周礼》中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一句时说,“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他认为“种”即种类的意思。但农人们的解释则很简单,“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意思就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有趣的是,如今栽培的水稻已经多是无芒的,因为有芒会降低产量,所以育种的过程中,科技人员就选择无芒的水稻。

小麦成熟。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有芒作物有哪些?

如果“芒种”指“有芒作物”,那么哪些作物是有芒的呢?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平介绍说,“其实‘有芒作物’并非科学定义,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在农作物中,一般是指禾谷类中的部分植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小黑麦、水稻等,高粱也是有芒的,但它的芒很短。谷子也有类似细刺的东西,但它不是芒,而叫刺毛,糜子、后传入中国的玉米,也都是无芒的”。

“芒”是植物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自然进化而成的,“野生禾谷类的植物,很多都是有芒的”,杨平说。

“芒”究竟有何作用?杨平说,“一般来说,芒有几种作用,第一,防小型鸟类啄食及防虫子啃食。第二,很多芒上面都有倒刺、锯齿,这会使种子更容易粘在动物皮毛上,可以使物种传播得更远。第三,芒未成熟是绿色的,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有些芒很长的麦穗,灌浆时会特别饱满。第四,在青藏等一些地区,冰雹特别多,芒还可以帮助缓冲冰雹的冲击力,降低麦穗折断的几率”。

水稻多是无芒的。图片来源:北京市农业局宣教中心官微截图

洗尽锋芒成良种

芒有很多种,硬芒、软芒、长芒、短芒等。在人类驯化农作物的过程中,芒本身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普遍的趋势是硬芒变软、长芒变短。

以小麦为例,当前栽培的小麦品种中,有不少是短芒或者无芒的,杨平说,“其实这是人为选择的结果。野生的品种往往是硬芒、长芒,这和它的功能有关。但在人类培育的过程中,这些功能变得不重要了,而且还有很多缺陷。比如芒太硬不易折断,对野生品种来说,自然更容易粘在动物身上传播,但对人类来说,芒不易折,脱粒就会变得更困难。所以从驯化的角度看,要有芒,但要软、要短。实际上,国内所能见到的大部分看似无芒的小麦,其实都是短芒,真正无芒的小麦品种,国内很少,在欧洲相对较多”。

完全无芒的小麦,很多时候是在育种过程中偶然形成的,杨平说,“一个品种的培育,通常需要10年-15年,假如培育出来一个好的品种,各项机能都不错,这时候是否有芒就不那么重要了”。

和随机性较强的小麦不同,水稻的栽培几乎都是无芒的,杨平解释说,“野生水稻的芒都特别长,只有极少数是无芒的,这符合自然进化规律。栽培的水稻则多是无芒的,因为有芒会降低产量,所以育种的过程中,科技人员就不选择有芒的水稻。”

伯劳也称“屠夫鸟”。图片来源:西宁野生动物园官微截图

伯劳,诗意背后是真的猛士

芒种三候,螳蜋生,鵙始鸣,反舌无声。其中反舌,有人认为是反舌鸟,也叫百舌鸟,因声音婉转多变而得名。也有人认为反舌是蛤蟆。

鵙即伯劳鸟。伯劳鸟是雀形目伯劳科鸟类,最常见的是伯劳亚科伯劳属的25种鸟,亦称“真伯劳”,在我国常见的有15种。

伯劳鸟因南朝乐府《东飞伯劳西飞燕》而广为人知,但不了解它的人,可能会被它诗意的名字误导。其实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嘴似鹰喙,趾有利钩,性情凶猛,通常以昆虫为食,但也会捕食小型兽类如青蛙、蜥蜴等,甚至会捕食和它体型相仿的鸟类。

伯劳通常栖息在树顶或灌木丛顶部,捕猎成功后,会把猎物挂到有尖刺的树枝上,这种“挂尸”的行为,使它有了一个“屠夫鸟”的称号,一般幼鸟在3-4周时,即学会这个技能。

伯劳鸟为何会“挂尸”,科学家们曾做过很多研究,有人认为可能和伯劳鸟腿部力量不足,无法独立将猎物撕碎,需要树刺的帮助杀死和分割猎物有关,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和伯劳鸟没有嗉袋、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储存食物有关,还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宣示领地、求偶等。而在非洲,有科学家发现,当地的伯劳鸟以一种有毒的蝗虫为食,这种蝗虫死亡后1-2天内,毒素会自然消散,这可能是当地伯劳鸟“挂尸”的原因。

在古代,伯劳被认为是“恶鸟”,朱熹称它是“枭类”,曹植直接说它是“恶鸟”。

但在现代,因为瘦小的躯体下掩藏着凶猛的性情,反而使得伯劳鸟获得了很多拥趸和粉丝,在网上,还有专门的贴吧,经常会有网友因为伯劳鸟和其他小型猛禽哪个更厉害而争论。

资料图片: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剧照。

青梅,不只佐酒还是古代调料

5、6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南方多有酿青梅酒的习俗,有传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的典故。其实,“青梅煮酒”和青梅酒没什么关系,典故中,青梅是佐酒之物,而不是酿酒的材料。

中国人栽培梅子的历史已有三千年,成书于2500多年前的《尚书》,是最早记载梅子的书籍,《尚书》中有多处和梅子相关的记载,比如“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拿什么调制羹汤,唯有梅子和盐”,汉代学者孔安国解释说,羹须咸酸来调味。后人还以“和羹”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因为梅子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被古人赋予了多重意义,更是诗词中的常客,如“梅子黄时雨”“绕床弄青梅”等。

古人吃梅的文化也非常丰富,盐渍、蜜制等方法多样,各地不同。在云南,有一种特殊的制作方法——雕梅,雕梅以盐梅为原料,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压扁后呈花朵状梅饼,去除酸味后制成蜜饯。据载,在唐代就有以雕梅馈赠亲友的风俗。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牵

校对 范锦春

文存阅刊期刊官网

工程建设与设计编辑部

收藏与投资杂志社

新农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