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基因检测报告有什么意义 直肠癌的晚期外在表现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1日 点击:[9]人次
直肠癌基因检测报告有什么意义 直肠癌的晚期外在表现
一、直肠癌基因检测报告有什么意义
如何做到结直肠癌早发现早预防
结直肠癌是比较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在生活中要提早做好预防措施,那如何做到结直肠癌早发现早预防呢?是很多人都比较关心的,这时候基因检测就派上用场了。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遗传物质(DNA、R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脱落的口腔黏膜细胞、血液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样本中的遗传物质(DNA、RNA)信息作检测,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种基因情况,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预知自身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预知患结直肠癌风险基因检测值得信任
结直肠癌致病因素多种多样,目前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精神等因素有关,但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所有疾病(除外伤)的发生均与基因有关,而易感基因与疾病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患疾病是基因(内因)与外部环境(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体内基因的变异我们无法控制,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我们预知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基因检测准确率高,保障了实验数据的精准性。
二、直肠癌的发病特点分析
直肠癌的高发性
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93万,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我国目前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正以4.2%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中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中国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直肠癌的严重性
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直肠癌早期发现可防可治
大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便隐血检测,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国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
三、直肠癌的发病因素汇总
1、饮食结构(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癌症患者是一个典型的酸性体质,而酸性体质的由来有恰恰是酸性食品的摄入过多或是生活习惯的错误。癌细胞是一个典型的喜酸性细胞。酸性体质的形成是正常的细胞癌化,是已经形成的癌细胞加倍的生长。且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经济发达地区、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所占比例高、纤维素含量低的地域和群体发病率明显高。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确切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动物脂肪的代谢产物、细菌分解产物以及由于低纤维素饮食状态下,肠蠕动减慢,肠道的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关。
2、结肠息肉:结肠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根据息肉的组织学结构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绒毛状息肉和管状息肉;根据结肠息肉的多少及其遗传性,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单发、多发和家族遗传性息肉病。
3、结直肠慢性炎症:酸性体质造成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其病程愈长,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约为20-40%。
四、直肠癌的晚期外在表现
1、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
2、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3、肠道粘膜受剌激分泌物增加,而有小量的黏液分泌随大便排出。癌瘤继续发展,对直肠黏膜剌激更大,病人始感到直肠内有轻度的不适,或经常有一种虚无的便意感,同时黏液分泌增加,大便表面上常可见有条状黏液。有时也可出现便秘症状,但并非是肠腔狭窄所致。在癌瘤形成溃疡之前期病人常有腹泻,并且大便含较多黏液。当癌瘤表面溃烂时,大便则更加稀薄,可如水样而混有黏液和血液。
4、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
5、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