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是什么遗传的呢白化病的病理特点有哪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点击:[5]人次
白化病是什么遗传的呢 白化病的病理特点有哪些
一、白化病是什么遗传的呀
白化病(albinism)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或酪氨酸酶功能减退,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五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人们将这类病人俗称为“羊白头”。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
白化病一般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多由于近亲结婚所引起。白化病遗传图谱
就是说患者的双亲都携带了白化病基因,本身不发病。如果夫妇双方同时将所携带的致病基因传给子女,就会患病,而且子女中男女患病机会均等,这种情况的发生几率是1/4。有一种以眼睛损害为主的白化病类型,被称为眼白化病,表现为X连锁隐性遗传,是由母亲所携带的白化病基因传给儿子时才患病,传给女儿一般不患病,这种传递的概率是1/2。这种类型在所有白化病类型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大约7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的杂合子。
二、白化病的病理特点
组织病理显示,基底层有透明细胞,银染色阴性不能证明有黑色素。多巴染色可阳性(酪氨酸酶阳性型)或阴性(酪氨酸酶阴性型)。
根据分子学发病机制,oca可分为酪氨酸酶相关性oca(即酪氨酸酶阴性oca,ⅰ-a型;黄色突变oca,ⅰ-b型;温度敏感性oca,ⅰ-ts型;微量色素oca,ⅰ-mp型),酪氨酸酶无关性oca(酪氨酸酶阳性ocaⅱ型)。ⅰ型病人存在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引起酪氨酸酶活性缺乏(ⅰa型)、活性降低(ⅰb型、ⅰ-mp型)或酶活性在较高温度中降低(ⅰ-ts型),酪氨酸酶是黑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其活性缺乏或降低可导致皮肤色素减少或缺失。ⅱ型病人存在p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p蛋白功能缺失,p蛋白与黑素前体酪氨酸转运入黑素小体膜有关,是生成黑素所必需的蛋白质,p蛋白功能缺失可导致黑素合成障碍。
三、白化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呢
白化病是一种皮肤、毛发以及眼睛色素缺乏的先天性皮肤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病人常有家族史。由于全身皮肤缺乏色素,致使皮肤由于毛细血管显露而呈乳白或粉红色,对紫外线高度敏感,易晒伤,易发生日光性唇炎、皮炎,皮肤肿瘤。毛发呈纯白色、银白色、淡白色、黄金色、金色、红茶色,有绢丝样光泽,且纤细如丝。白化病人的眼睛是特征性的,伴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睫毛和眉毛。由于缺乏色素,儿童期虹膜为透明淡灰色,瞳孔为红色;成人期往往呈青灰色、淡褐色。因畏光常眨眼呈所谓“昼盲状态”,而夜间视力反比正常人好。大部分白化病人体力和智力发育较差。
最重要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出门应撑伞并戴墨色眼镜以保护眼睛,减轻畏光的不适感,即使夏季外出也尽量穿长袖长裤,也可以涂沫防阳剂以防止皮肤过早老化以及由于日光照射而产生的皮肤病变,如基底细胞癌等,涂抹润肤剂滋润干燥的皮肤。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发现癌症迹象。
四、白化病如何诊断
白化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眼部的症状与体征。各类亚型的鉴别诊断很关键。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有助于其分类诊断。基因诊断是目前鉴别诊断和产前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某些白化病亚型可能因为其致病未阐明,其基因诊断尚难进行。
有些遗传疾病,只要父母其中一方带有致病基因,后代就会发病,这叫做显性遗传。而有些遗传疾病,必须来自两个致病基因才发病,这种遗传方式叫做隐性遗传;如果含致病基因而不发病,就是致病基因携带者。所以,两个很正常的夫妇,也可能会生出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孩子。
白化病有全身性和局部性之分。局部性白化病属于显性遗传,子女只要接受父母任何一方的缺陷基因就可出现遗传性状。而全身性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说,只有后代接受父母双方的致病基因时,才表现出临床症状。也就是父母双方都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他们本身并不表现出异常,但这种隐性基因可以传给后代。